“他們有老照片用來緬懷過去,”他在2011年的一次采訪中略帶嘲弄地說道。
但6月中旬,李顯楊和李瑋玲以《李光耀的價值觀哪里去了?》為題,發表了一份憤怒的聲明,讓這一問題猛然進入公眾視野。他們質疑了兄長李顯龍的”人品、行為、動機以及領導力”。
他們指責他為自己的政治利益計,設立了一個秘密的政府委員會,妨礙父親遺愿的執行,還說他濫用職權去”達到個人目的”。
新加坡人對此各執己見。一些人認為,保留這棟承載著新加坡一段歷史的建筑自有其意義;另一些人則認為,李光耀的遺囑應該受到尊重。還有人認為,整件事應該在私下里解決。
“這是家事,不應該上升到國家層面,因為可能給世界各地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現年19歲的信息科技專業學生譚傳金(音)說。
不過,正如很難把李光耀和他締造的這個國家區分開,這處故居的政治色彩也很難被抹去。分析人士稱,保留故居不僅是對李光耀的紀念,還可以實實在在地提醒人們現任總理和他的關系。
“對執政黨來說,這棟房子是他們的遺產的象征,”李顯揚之子、哈佛大學經濟學者李繩武說。”它是一個與他們有著獨特聯系的象征,給他們以合法性。”
“民眾愈發意識到,關鍵問題在于李顯龍總理和人民行動黨濫用政治權力,但甚少有防止權力濫用的制衡措施,”新加坡非營利性政策研究中心思考中心的東盟事務總監西納潘·薩米多拉伊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
“政府的信用和合法性正受到侵蝕,民眾對這一制度的信心會慢慢瓦解,”他補充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