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圈的哲學家】——不會當導演的男高音不是好哲學家
楊東升在學校所學的專業是哲學,畢業后卻轉行做了電視導演。作為以歌舞晚會見長的導演,他對春晚比重最大的歌舞類節目駕輕就熟。業余生活中,他喜歡聽音樂、唱歌劇、畫油畫、看電影,涉獵廣泛、愛好頗豐。也許,正是這些經歷與愛好,造就了他特有的電視美學,融入到每一個他指導的作品之中,為各類文藝創作貼上了自己的標簽兒。不論是作電視導播還是作晚會導演,楊東升最堅持的一大原則就是“創新”,這是一切文藝創作的不竭動力。他認為,創新包含很多層次——從整體的創作架構、到單個的節目,從樣式到內容,都要全方位創新,“就算是同樣的內容,你也要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效果,這才是我們想要追求的。”
【愛較真兒的老匠人】 ——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電視工匠
楊東升常常自比是一位老匠人,一輩子就做電視,做就要做到最好。文藝創作的道路有千百條,而他選擇了追求極致。在他看來,歌舞類節目的呈現方式要唯美,極致的唯美才能觸發心靈的震撼;語言類節目要引起觀眾共鳴,有共鳴才能深入人心。在工作上,楊導是出了名兒地愛較真兒,他認準的事兒一定會堅持到底,因為他堅信,精雕細琢才能打造精品,立足高原才能創作高峰。“身為文藝創作者,越是浮華的時代,越是需要大家潛心創作的匠心精神。”文藝創作的高峰不是朝夕可至,而是一條漫長的探索之路,“我是個創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觀眾,生活就是我們所有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和動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