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調控目標能否實現?
7月前后CPI回落,預計全年在3%左右
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研究員張永軍昨日表示,5月CPI達到了3.1%,從月度環比來看,剔除季節因素后,上漲的幅度確實有點大。一方面有翹尾因素,也是大量貨幣增發和社會總需求擴張步伐加快的滯后影響。
張永軍表示,如果按照當前發展勢頭,在7月前后CPI應該會達到年內峰值,之后會出現回落,但總體來看,全年3%左右的目標應該可以實現。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也認為,當前的物價上漲仍然是結構性上漲。今年翹尾的高點有可能在6、7月份,所以對第三季度,翹尾因素的影響會相對減弱。
“從全年來看,物價控制在3%左右,應該說是有基礎的。雖然是壓力比較大,但是經過努力,宏觀預期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
3 內需動力是否不足?
消費增長穩定,增速回至去年以來最高位
昨天披露的數據還顯示,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55億元,同比增長18.7%,但環比4月份,只增加了0.2個百分點。
經濟危機以來,我國不斷出臺政策來擴大內需,尤其是在擴大消費方面。環比增長0.2個百分點是否意味著消費動力不足?對此,張永軍表示,短期從這個指標來看,增速已經不低,只不過相比經濟增長其他拉動力(投資和出口)而言,顯得消費比較穩定。
魯政委也稱,從消費來看,表現為高位繼續加速。經過他測算,如果剔除2月份農歷新年的影響,5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已回到了2009年1月份以來最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