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1 10:13:00 來源:思達派
當創業者去見投資人尋求融資時,應該怎么做才好?首先,常犯的錯誤必須避免。這里有13個創始人曾經犯過的13個錯誤,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的創業者們應當引以為鑒:
1、SkyBell可視門鈴創始人安德魯·托馬斯:干等下一個里程碑
創業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總會有一些重要里程碑事件,能推動公司估值大幅增長。不過,在等待這類里程碑事件的過程中也存在風險。如果你未能實現這一里程碑,那么將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這時,你可能需要停下公司的業務,并嘗試以較低的估值融資。因此,你應當在資金需求變得迫切之前就去融資,即使此時的估值較低。
2、Social Impact Architects創始人蘇珊·史密斯:太關注細節
在進行商業交易時,你可能很容易陷入細節,而忽略了整體。你的價值主張是什么?如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誰是受益者?你要如何賺錢?你需要利用數據、可視化信息,以及具體用戶數據,通過講故事的技巧去回答這些問題。這有利于吸引投資人的注意力,隨后你可以再講述細節。
3、Swyft創始人喬尼·西姆金:動作太慢
融資過程的一條原則是“唯快不破”。你需要盡快完成融資,并開始發展業務。一個最嚴重的錯誤就是在融資上花費太多時間。這會導致你的關注點分散,不利于高增長公司的發展。
4、Due創始人約翰·蘭普頓:創業者與投資人預期的差異
對于資金到賬時間,我和投資人有著不同的預期。投資人的動作通常比較慢。即使他們同意投資并簽訂了文件,資金也要幾周才能到位。在上一輪融資時,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導致有兩周時間我處于資金耗盡的狀態。因此,關于資金、文件和其他一切的完成時間,請確保你和投資人的期望一致,否則你可能會白白浪費幾周時間。
5、EMerchantBroker創始人布萊爾·托馬斯:過于熱切
如果在融資談判中表現得過于熱切,那么很可能會不利于最終交易的達成。創業者常常為優厚的投資條款而興奮,但如果對投資人過于諂媚,或是表現出你需要他們更甚于他們需要你,那么最終你可能一無所獲。請記住,你只是在工作,你花時間推動業務增長,而投資人從你公司的發展中看到了賺錢的機會。因此,你需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不要過于興奮,這可能會帶來災難。
6、ZappRx創始人佐伊·巴里:不熟悉自己面對的對象
你需要熟悉自己面對的對象,以及他們使用的“語言”。在面對一位知名的生物科技投資人時,我使用了術語“API”(應用程序接口)。在我展示融資材料幾頁之后,他問我:“我從未聽說過雙向的藥用活性成分(縮寫也是“API”)。”這告訴我們,你需要了解自己面對的對象,并使用他們的語言,而不是你自己的語言。
7、NoPaperForms創始人維沙爾·沙阿:沒有聘請一名律師
作為初次創業者,你可能很難理解風投投資條款中復雜的法律術語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在我前一家創業公司進行A輪融資時,我們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即沒有找一名法律顧問(這是為了省幾千美元),最后簽訂了非標準的清算條款、贖回條款,而估值也低于市場一般水平。如果你在為創業公司融資,那么請確保帶一名有經驗的律師。從長期來看,律師帶來的幫助要遠遠大于付出的成本。
8、Mapme創始人本·朗:開始得過早
融資的時間越晚,你獲得的回報就越好。在融資時,我故意啟動得很早,因為我別無選擇。我需要支付員工工資。但我隨后發現,你應當盡可能等待較長時間。最好是等到讓投資人覺得,他們需要你。
9、token創始人佐哈爾·斯滕伯格:沒有首先對人才進行投資
10年前,作為初次創業者,我首先專注于融資,而不是打造合適的團隊。我當時認為,出色的概念足以完成融資,而在獲得融資后找到合適的團隊很容易。這給我帶來了最重要的一條教訓:投資人投資人才,而不是概念。
10、brandbuddee創始人安迪·卡魯扎:找融資顧問
在融資過程中,有幾個人可以給我建議。然而最終,他們并沒有帶來什么幫助,因為他們的關系網并沒有像他們所說的那么強大。找他們只是浪費時間和錢。在融資時,你不需要其他人的幫助,你需要自己去做。你可以做的只是通過他人引薦,去拜訪潛在投資人。
11、Rukkus創始人曼尼科·巴恩:開口就談錢
最開始,我犯過的最大錯誤在于開口就談錢,隨后才詢問如何去花錢。如果你花時間尋求建議,研究如何發展自己的業務,那么更多投資人會愿意與你合作。
12、Blank Label創始人畢凡:沒有盡可能多地找人介紹
融資實際上也是一種推銷。當我們開始融資時,我們沒有做足夠多的功課,同時也不好意思讓別人幫我們介紹投資人。這意味著我們無法接觸到盡可能多的投資人,因此最終也沒有足夠的投資人關注我們。
13、Cognotion創始人喬納·施奈爾:帶錯誤的人參加投資人會議
我曾犯過的最嚴重的錯誤是帶著錯誤的人參加與投資人的會議。請確保所有參加會議的人都擅長傾聽,有著獨立思考能力,具備經驗,并知道產品的過去和未來,同時能夠服從CEO。投資人將會考驗整個團隊,以確保所有人都有足夠的能力。因此,如果你和你的團隊成員發生沖突,那么請確保在會議之前解決問題。
用互聯網改造火車的售賣系統,會是一門好生意么?2016-03-01 10:12:00
中興“車輪滾滾”駛進歐洲 是向華為宣戰?2016-03-01 10:09:00
專注“拼大巴”的嗒嗒巴士如何殺出紅海?2016-03-01 10:06:00
這家超市完爆沃爾瑪 開店10000家只靠這一狠招!2016-03-01 10:01:00
三只松鼠被查下架引發的恐慌?2016-03-01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