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副總經理黃書健表示,兩岸直接通郵對郵政單位來說,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作業流程,大幅降低成本。
對于協商成果,臺灣《中國時報》5日發表社論認為,四項協議對兩岸關系而言是一份歷史性的文件,代表兩岸“三通”將正式上路。對兩岸人民而言,時間成本與飛航成本即刻降低,初步估計每年至少節省逾30億元新臺幣。“正面看待江陳臺北會談四項協議的成果,兩岸確實可以共創經濟榮景”。
香港《大公報》的社評說,兩岸“三通”的巨大經濟效益及潛力無可置疑。更重要的是,由此建立的兩岸間更多互惠、互信,將可拉近雙方差異,減少分歧,為日后更多新型合作奠基鋪路。
應對金融危機: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在兩會圓滿完成第二輪協商并就各項議題簽署協議之后,人們關心的是,這些協議將如何落實執行,以及下一步兩會協商的議題設置,尤其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形勢,兩岸應如何共同應對。
5日,由海協會、海基會在臺北共同主辦的兩岸金融座談會和兩岸工商及航運座談會,及時回應了兩岸同胞普遍關心的這些問題。陳云林在座談會上表示,舉辦這兩場座談會,非常具有緊迫性、重要性。當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百年罕見,將對兩岸經濟產生多大影響,猶難預料,因此兩岸航運界、工商界有必要加強溝通交流,探討應對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