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面貌維持了50年緩慢演進后,國際飯店83.8米的高度紀錄終于在1983年被新建的上海賓館打破。1987年,中國改革開放后上海首座中外合資的五星級酒店——靜安希爾頓開業,其獲得的國際銀團貸款達1億美元。這座高143米、38層的五星級酒店,客房超過700間。一連串數字被寫入歷史。
進入21世紀,從金茂君悅到環球金融中心內的柏悅酒店,上海飯店的高度紀錄在不斷刷新。建設中的上海中心高度將達632米,在世界已建高層建筑中排名第二,這里也有酒店營業。
2010年舉辦世博會時,上海共有6679家飯店旅館,其中五星級和相當五星級的酒店56家。各類飯店旅社共計客房約為33.4萬間(套)。8月,世博會持續出現日客流40萬人以上時,包括國際飯店在內的相當一部分飯店的入住率達90%以上。
除了曾經的高度紀錄,國際飯店的人文意義即其軟件設施,也在中國現代服務業中占據了重要位置。
國際飯店曾貢獻了中國酒店服務業的第一本專業教科書,代表其早期企業文化的同仁月刊《帆聲》是中國旅游飯店業的一大創舉。世博會期間,上海需要大批優質的服務人才,國際飯店的培訓經驗,特別是提升服務人員本身對服務業的尊重和熱愛,已成為今天服務業培訓的借鑒。
包括酒店業在內的服務業的發展,體現著上海的熱情好客和開放立場,而城市格調與氛圍的營造和維護同這種熱情一樣,在精神和文化層面上演繹著本屆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