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源于猶太人法典(“當一個人的名字被忘卻時,這個人才算真正被遺忘”)的絆腳石計劃完全是非官方性質,直到2000年才得到德國一些市政府的許可。遇難者家屬或是幸存者可以通過捐款95歐元來獲得一塊絆腳石,訂單一直排到了2011年,其中包括一位后來逃難到上海的猶太人的后代。
德姆尼西告訴記者,有一個猶太人家庭的16個人里有14人慘遭殺害,四代人被鋪在一個方寸天地里。當然,有時也有奇跡。一個流落到哥倫比亞、一個流落在英國的兄弟倆因為絆腳石而在60年后得以重逢。
德國館的工作人員菲利普是在漢堡學習中文的大學生,10年前就曾在自己的城市見過絆腳石。那時15歲的他對其中的歷史懵懂無知。“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今天,我和我的朋友都很熟悉絆腳石,我們在越來越多的地方看到它們,了解背后的故事和歷史!狈评照f。
盡管在德國國內仍有爭議,有人認為把受害者的名字鋪在地上,可能會被“踐踏”,但德姆尼西說,只有跪下來才能看清絆腳石上的銘文,這是對死難者的一種尊重。
目前,絆腳石計劃已經越來越得到歐洲大眾的認可,并延伸到奧地利、匈牙利、波蘭等九個國家。德姆尼西說,因為有社會的支持,希望能把這個計劃一直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