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為一名在地震中受傷的男子包扎傷口。當日,中國國際救援隊深入太子港索納比工業園內的一個醫療救助站,協助當地醫生救治地震中的受傷人員,傳授衛生防疫知識和心理輔導知識等。新華社記者袁滿攝
災區日常生活條件逐漸恢復
目前,中國國際救援隊和媒體記者外出,仍然需要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隊員武裝陪護,同時,國際救援人員遭遇哄搶的事情也有發生。但是,災區治安情況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
災區日常生活條件也正在恢復之中。手機已經偶爾可以打通。從中國內地來災區采訪的記者的手機已經可以接收短信,只是不能接聽或撥打電話。此外,記者看到有大型運水車在街頭送水,而且排隊的人并不多。加油站沒有太多人在排隊等候,個別小超市已經恢復營業。
但電力供應還沒有恢復。中國防暴隊營區還是在靠自己的發電機發電。太子港夜晚全城宵禁,外面基本上沒有人。
20日上午,中國國際救援隊總領隊黃建發向中國媒體介紹了中國國際救援隊進入海地以來的救援工作情況,中國駐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代表王書平介紹了中國為海地提供援助以及物資交接情況。
在談到疫情問題時,黃建發說,海地紫外線強度高,現在又逢旱季,雨水不多,所以他對防疫表示樂觀。但他強調,如果救援和重建工作不能盡快全面展開,便不能排除發生疫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