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是兩岸開通直航的第三天,記者從珠海拱北邊檢站了解到,這三天里經拱北口岸出入境臺胞共六千六百余人,與往日平均數字持平。不少過關臺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直航之后,去大陸北方省份和內陸省份投資旅游將更加方便快捷,但不影響繼續采用“經珠海過境澳門飛臺灣”的傳統路線。
記者在拱北口岸采訪時得知,經該口岸出境赴澳門國際機場返臺的臺胞,大都是在珠三角投資的臺商或來廣東旅游的臺胞。對他們而言,這樣取道而行是有充分理由的。
“往返機票價格便宜,航班高度密集,每天有十幾二十個航班去臺北,通關又便捷。”在珠海經商的臺胞馬先生透露,“澳門-臺灣”航線最近往返機票比以前又便宜了許多,以前需要九千新臺幣,而現在只要六千新臺幣。
據了解,日益優化的通關環境也是臺胞們青睞“經珠海過境澳門飛臺灣”傳統路線的重要原因。作為提高邊檢服務水平的舉措之一,拱北邊檢站的“遲到免排”措施,一年來為一萬多臺胞解決“趕機”煩惱。目前,九成五以上旅客可在二十五分鐘內過關。
雖說大多數人表示暫時沒有放棄傳統路線的打算,但受訪臺胞們均認為,開通直航以后,以后去大陸北部省份和內陸省份投資旅游則更方便。(媛雯 必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