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夫婦漳州古城傳承漢服文化
中新社漳州7月11日電 題:閩臺夫婦漳州古城傳承漢服文化
作者 鄭江洛
在漳州古城,一對來自海峽兩岸的夫婦——臺灣青年李弘文與漳州姑娘葉斌斌,融合漢服文化與地方特色,在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同時,為兩岸文化交流架起新橋梁。
李弘文自幼受歌仔戲熏陶,癡迷古裝文化。他與熱愛古典妝造的葉斌斌在古城邂逅、相知相戀,進而萌生在漳州古城開漢服體驗店的想法。
李弘文表示,創業不僅源于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更希望尋得一份能長久傳承的事業。2024年,他們的漢服妝造體驗館在漳州古城正式開張,提供漢服體驗、攝影、演出等多元服務。
妻子葉斌斌研習古典妝造多年,師從電視劇《紅樓夢》(1987版)的總化妝造型師楊樹云。
葉斌斌受訪時說,不同朝代發髻與簪子各異,為此,她深入研究不同朝代的漢服服飾及其背后的文化,力求更好還原各朝代漢服形象與妝造設計。
葉斌斌還結合漳州本地元素,創新設計了水仙花鮮花簪花。她表示,水仙花作為漳州市市花,花香馥郁,深受游客喜愛。這一創新產品剛推出便廣受歡迎,許多游客慕名而來。
今年夏季,他們聯合漳州古城設計推出“荔枝妝”,既彰顯 “甜美‘荔’人” 的嬌俏,又呼應漳州 “花果之鄉” 的豐饒與秀美。
李弘文夫婦希望共同推動漢服文化在臺灣的發展,李弘文說,目前,臺灣漢服群體相對小眾,正逐漸發展,不少動漫coser(角色扮演者)踏入“漢服圈”,成為愛好者。
葉斌斌開設的古典妝造課程,也吸引了臺灣學員前來學習。葉斌斌介紹,通過不同朝代的服裝搭配與妝容造型,學員們能加深對漢服以及古典妝造的理解。目前,他們與臺灣漢服愛好者保持密切聯系,共同推動漢服文化在臺灣發展。
在漳州古城,他們建立了一支由本地大學生組成的模特隊伍,目前成員有300人左右,并開展禮儀、走姿、舞蹈等培訓。夫婦倆將水仙花雕刻技藝、古典舞蹈、傳統樂器演奏等與漢服相融合,在古城承接文化類活動演出。
“我們希望通過漢服這一載體,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并將漳州的地方文化特色推向更廣闊舞臺。”李弘文透露,他們正籌備成立影視服務公司,拍攝網劇,讓更多人透過屏幕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