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二代”張元豪福建深山種茶十年:“來了,就對了”
中新網福建長汀10月28日電 (閆旭 張金川 龔雯)福建省長汀縣鐵長鄉的齊子嶺上,幾百畝臺灣軟枝烏龍茶又迎來了秋茶的豐收。茶園里,一排排茶樹層層疊疊,排列整齊,郁郁蔥蔥;紅楓、山櫻花、紫薇剛種下不久,點綴其間。
為了趕在年底前將三棟茶樓和民宿蓋好,張元豪變得更加忙碌,不僅忙著趕制秋茶,還上茶山督促茶樓民宿的建設。
這位“80后”臺灣青年在研究生畢業后曾在臺灣一家鋼鐵廠擔任技術員,收入頗豐。但十年前,他果斷放棄穩定工作,跨海來到長汀繼承父業。成立于2006年的臺資企業長汀泳綠茶葉有限公司,是張元豪父親張森桂一手創辦的。
“來了,就對了!闭劶皝黹L汀種茶的這十年,張元豪一邊泡著自家茶廠生產的高山茶一邊說,“臺灣青年來大陸,相對來說機會更多,市場也更大。所以不要猶豫,趕快過來!
十月末的鐵長鄉,早晚已有寒意,而白天艷陽高照時,仍然炎熱。正是因為海拔高、晝夜溫差大,鐵長鄉有了得天獨厚的載茶生態條件。此外,這里地處汀江源頭、閩贛交界處,森林覆蓋率高,水源純凈,土壤肥沃。在張元豪看來,這里很適合種茶。
茶葉在沸水沖泡下逐漸舒展開,帶著蜜香、果香、花香的茶湯,有著獨特的臺灣韻味。張元豪說,四年前茶廠開始走精致路線,做細分市場,從清香型高山茶轉而生產貴妃茶、美人茶、蜜香紅茶等臺灣茶系列。
“茶樹受到小綠葉蟬的叮咬,釋放出正常茶樹沒有的化合物和揮發物,把這些葉子拿來發酵,造就了貴妃茶獨特的蜜香!痹诓鑿S內,張元豪細心查看烘焙箱內的茶葉,“經過反復烘焙,蜜香會越來越醇厚!
制茶十年,張元豪漸漸走出了自己的茶業發展路。他的公司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貴妃茶成為公司最具特色、最熱銷的產品之一,供不應求。該公司每年生產約35%的茶回銷臺灣。
茶廠內,正在挑揀茶青的村民丁三秀是鐵長鄉的貧困戶。她已在泳綠茶園工作12年,自丈夫去世后,依靠這份工作養家,供兩個孩子讀書。在張元豪幫助下,丁三秀也學會了種植貴妃茶。
“以前幫別人做一點零散的工,不穩定,F在,在茶廠上班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加上政策補助,一年有兩萬多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生活更好了。”丁長秀說。
長汀泳綠茶葉有限公司早在成立之初,就采取了“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動貧困戶一起種植茶葉,向他們免費發放茶苗并簽訂保收合同。
“我們公司來得早,成立時間久,與村民的緊密性很高。”對于當地村民,張元豪頗有感情,亦把自己視作鄉里人。在他看來,鐵長鄉民風淳樸,村民善良、勤勞。
“泳綠茶園是我們這知名的‘扶貧茶園’!辫F長鄉鐵長村支部書記吳翠華說,通過這種扶貧模式,鐵長村已有12戶貧困戶參與采茶、制茶,每人每天可收入80元到100元。
響應大陸扶貧政策,該公司采取更加精細的方式扶貧,除了吸收貧困戶到茶廠工作、帶動貧困戶采茶制茶,還投資到茶山上進行產業升級,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茶廠旁,兼具研學旅行功能的茶文化體驗館正在加快建設。張元豪希望帶動鐵長鄉一起把茶產業和茶文化做起來。
扎根長汀的張元豪,也收獲了愛情。2015年,他與客家妹子董仁花組成了一個小家庭,如今已經有了兩個可愛的寶寶!拔业拇髢鹤映錾100天,就領到了大陸的臺灣居民居住證,非常方便。”張元豪笑言。
不久前,張元豪又獲得了2020年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榮譽。”張元豪說,這是對他的一種肯定,要把現在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起到帶動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