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嘗了羊角樹等幾種苦澀的植物后,劉喜中發現了一些無毒葉片,于是這些樹葉就成了“戰備糧”。
1974年,海軍第一副司令員劉道生來到西沙島上,看到戰士身上布滿汗濕鹽漬的海魂衫都破成了“漁網”,解放鞋也張著大口。劉喜中匯報說:戰士們一直住碉堡,整夜悶熱無法入睡;長年吃不到新鮮蔬菜,洗不上淡水澡,飲水限量,百分之八十的戰士患口腔潰瘍和爛襠。生活的艱難倒是其次,而最難耐的是寂寞和孤單。
情況如實報到中央軍委,三年后,戰士們走出碉堡,住進營房。定期班船和直升機航線開通,內地憑票供應的電視機也優先配備到西沙島礁。
■經濟開發鞏固海疆
永樂等島嶼駐防后,西沙群島上中國漁民的捕撈作業終于穩定地堅持下來。但就在持續的平靜中,毫無預兆地風云突變了。
1979年4月10日,天亮之前,中建島值班的哨兵劉偉騰發現3艘越南武裝船成單縱隊逼近中建島。此時,中越陸地邊境一場對越自衛反擊戰剛剛結束,越南方面又在海上挑釁了。
訓練科科長陳偉文正在中建島水警區蹲點,可是陳偉文的手中沒有一艘戰斗船艇。
中建島正在搞基礎營建,“9521”是登陸艇;“泥駁22”是挖泥施工用的;“紅旗”086號是廣州海運局的運輸船。陳偉文只能用這些非戰斗用船,組織戰斗。一個半小時的追擊、堵截,悉數捕獲了3艘入侵的越南武裝船,俘獲越南第五軍區后勤局第四七五團上士范明雄等24人,繳獲6具火箭筒、5挺輕機槍、12支沖鋒槍和報話機以及炸藥等軍用物資。
這是一次試探性挑釁,中國外交部在4月13日照會越南駐華大使館,強烈抗議越南當局派武裝船配備火箭筒、輕機槍、沖鋒槍和電臺,侵入中國西沙群島海域偵察,并向中國巡邏艇射擊挑釁。
除了軍隊駐守,政府工作委員會也進駐了西沙,以確保漁民常年作業及多種海洋經濟開發。
1985年除夕,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在海軍司令員劉華清陪同下飛赴珊瑚島、永興島和戰士們一起過新年,一起宣示:中國不要任何國家一寸土地,也不許任何人侵占我們偉大祖國一寸土地。
三十多年的駐守和營建,西沙群島上面積最大的島嶼永興島,現已呈現出現代化小城鎮的規模。近兩平方公里的小鎮上,有兩個居委會,居民除漁民還有科研院所等很多行業。港口能泊5千噸輪船,從三亞到西沙群島開通了定期班輪;機場可起降波音737,當然還有互聯網。海南省正在規劃把西沙群島建成旅游勝地。
無論是大陸海軍還是臺灣海軍,保衛海洋國土都已從海上戰斗、軍人駐守發展到經濟活動領域,演進為建立有效的行政管轄,組織漁業生產、開發海上、海底資源。用人的生活、生產、經濟活動覆蓋整個海域時,國家對疆域的筑固才算最終完成。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