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16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廈門繼續舉行。圖為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曾培炎(左) 為兩岸中小企業創新園授牌。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兩岸企業家為新經濟出謀劃策 臺商談 “臺灣情、中國心”】
談到推動兩岸關系,臺商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群體。
11月,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開幕。900多位企業界人士圍繞“企業創新合作,產業融合發展”深入討論,達成多項共識,簽署16項合作協議和合作備忘錄。
12月,2016兩岸新經濟論壇舉行。多位兩岸企業家和專家表示,兩岸經濟界應優勢互補,攜手合作,打造普惠、共享的新經濟體。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指出,臺資企業要與大陸企業保持密切合作,通過新思路、新模式,產生發展新動能;臺灣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則建議推動中小企業供給側改革,完善兩岸分工和產業鏈上下游合作,避免兩岸陷入重復和同質競爭。
52歲的臺商范志凌2001年來到大陸,剛來時只帶了40萬元人民幣,現在已做到過億。他常會用具體事實闡述心中“臺灣情、中國心”。從2011年迄今,他通過一家基金會相繼為內蒙古287名學生捐助200萬元。
這只是一個“縮影”。7月,大陸多地洪澇災害,臺企旺旺向大陸水災地區捐助3000萬賑災物資,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呼吁社會各界共同為災民集氣、祈福和加油;11月臺泥集宣布,加速旗下“士敏學堂”助學公益項目發展,進一步將愛心傳遞至福州等大陸地區,為更多弱勢學童編織夢想。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