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受惠于兩岸交流,回到臺灣仍然會投票給“綠營”。對于這個問題,郭俊次是這樣評價的:“坦白地講我們跑來跑去地給你發財、給你好處,最后你的心沒有拿出來,甚至反其道而行,這樣的事情太多,我們也不要說民調,不是說假,而是說看了很難過,我真實的接觸也是這樣的。所以根本的問題就是文化的問題。”
交流要有一個框架,這個框架就是要鎖定中華文化,文化是相同的,民族又是相同的,那心靈上馬上就會契合了。“只要這樣加強文化的溝通落差就不會差太大。經濟面看起來很有成果,但是心還沒有拿出來肯定是不行的。”
郭俊次說他早期是重塑兩岸統一這條路的人,如果要總結歸納的話兩岸關系是四大因素決定成敗和快慢的。決定成敗和快慢第一是大陸因素,是最重要的,這個吸引力很大。
“我的一個深綠的好朋友罵我罵得不行,有一天他在上海東方之珠給我打電話,他說會長我現在正式向你道歉,我這幾年罵你罵得太過分了。他說從南京到蘇州到上海玩了三站傻眼了,我們怎么能跟上海比呢?我那個晚上失眠,為這個成就感而失眠,這個大陸因素太重要了。”
第二個是臺灣因素很重要,第三個是華僑因素,華僑因素也是與日俱增。最后就是國際因素,主要就是美日因素。
郭俊次在島內從政很早,那時候以‘立法院立法委’、‘立法院’秘書長的身份幾度帶團到歐洲、美國、日本,去了很多次。到了東京,日本政要秘密接見他,到了美國也是政要秘密接見他。“不管怎么樣在互動的過程中,我就看出,美國、日本心存不良。日本人說,郭先生你是臺灣人,日本政要一再講臺海是日本的生命線;美國政要說,臺灣島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是民主的燈塔,要守得住。”
郭俊次認為,兩岸關系應該說是國內關系,但是這個國內關系是帶有一點國際因素在里面。不管怎么樣兩岸是一體、兩岸是一國、兩岸是一家,這個一中框架一定要確保。
郭俊次說臺海問題有幾個禍水:“阿扁壞,阿輝比阿扁更壞;美國壞、日本比美國更壞”。”要做好兩件事情,一是做好美日工作,二是爭取臺灣民心,得民心肯定得天下。”
“風水會輪轉的,亞太的年代到了,亞太的重點在臺海兩岸,臺海兩岸趕快和平好,我們是亞太時代的真主人,這個時代你們會看到的。”(記者 牟彥秋 胡璇絢)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