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關節打通兩岸電商
那么,要打通兩岸電子商務的流通環節,需要從哪些方面著手?
對此,某臺灣財經類媒體指出,要打通兩岸電商間的屏障,須處理三大關鍵問題:首先透過兩岸經濟合作協商機制,放寬臺灣電子商務網站在大陸的行銷渠道;第二,強化兩岸電子商務的金流支付及物流報關等機制,增加電子商務的便利性;第三,建立兩岸虛擬交易的消費者保護機制,處理交易糾紛,防治詐騙。
據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發布的最新消息,2012年,臺灣電子商務年產值近2000億元。另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大陸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8.1萬億元。兩相對比,是個巨大的懸殊,這也引發臺灣電商業者利用“臺灣制造”品牌來大陸分一杯羹的遐想。
但依照兩岸經濟層面交流交往的慣例,往往是先開一個口,用試點城市來進行測試,最后才逐步向全國推廣。于是,福建廈門進入兩岸電商業者的視線。
打造兩岸電商物流中轉地
“可以由協會牽頭,在廈門建立倉儲基地,所有臺灣商品通過廈門的物流平臺向大陸地區輻射,反之亦然。”臺灣中小企業協會工作人員向導報記者建議,將臺灣中小型電商集結在一起,藉廈臺兩地便宜、便捷的海運通道,建立一個兩岸電商連接的通道。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