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步自封淪為笑柄
今年金馬獎,全場眾星云集,各大腕導演、演員都出席,相當國際化的氛圍,以藝術的眼光來說,臺灣終于站上了一定的高度,也顯現大家對此典禮的重視,上臺領獎的人操著不同口音,普通話、粵語、英語、韓語……有如一 場極有水平的全球盛典,我們該感到欣慰,代表華語電影最高榮譽的獎項在臺灣,各地的人都共襄盛舉,兩岸三地電影工作者愿意齊聚在這里,而不是玩小圈圈,扮家家酒的游戲。如果對于得獎名單心有不甘,應該試著去看這些得獎影片值得欣賞之處,而非邀請大家來打麻將后,別家贏了你的錢,你又要生氣,這樣真是有失 “莊家”風范啊!
也許該氣的,是我們不夠爭氣,凡事總想著先斥責不公,彷佛只有臺灣人的心血才是真的,在臺灣電影業資金欠缺、市場競爭力不足的環境下,該如何讓臺灣電影健康發展,是一個課題。
而近日的新聞,又重新改變了我的觀念。票房超過10億人民幣的《泰囧》無法在臺灣上映,我看了報道才知道,原來臺灣目前每年上映大陸電影,只有10部的配額。真的是有點被嚇到,也感覺顛覆了我過去的想法,臺灣不只是在意獎項,甚至并不如我想象中那樣多元、開放,就連對等交流也做得相當不完整,也難怪我們只能在這個小地方惺惺相惜、相互取暖,用自卑的力量去爭取 “公平、正義”了。
文創事業是非常重要的板塊,無論如何,故步自封最終只會淪為笑柄,真心期待兩岸截長補短,為中華的文化開創另一片山河。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