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我們有滋生“零團費”這種畸形消費模式的土壤。一方面,國人窮家富路,喜歡購物,很多人旅游,不為看山看水,而是為了買東西;又信奉“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再加上境內奢侈品價格昂貴,總感覺舶來品更好、更便宜。一個完全不了解當地情況,又準備一擲千金的“豪客”,不客氣地說,就是一只闖入叢林的肥羊,導游、旅行社以及當地商家得有多大的道德克制,才能不去“宰殺”呢?另一方面,一旦旅游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旅游業者競相降價,勢必形成“零團費”模式。最令人困惑的是,一個收費連機票錢都不夠的旅行團,國人也敢報名。不管對方說得如何天花亂墜,擺明了一定會有各種強制購物的戲碼。就算是一門心思要去買東西的游客,也不必非要跟著這樣的旅游團到“黑心店”引頸受戮,等著對方“關門放狗”吧。喜歡買東西,無可厚非;多一點辨別真偽的理性與智慧,確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趁著赴臺游尚未走出蜜月期,一切市場亂象還未如火山噴發,盡早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上代價最小、成本最低。這需要兩岸主管部門的嚴管,更需要大陸游客不要盲目地選擇低價團,做一個理性的旅游者。(孫立極)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