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相當于臺灣說的開發商,大陸的物業程度良莠不齊,物業管理很大程度影響到住戶居住的品質及享用的服務。所以要買房或租房要認明知名的物業公司,消費、居住較有保障。
我所住的老城區,都是早期建的老房子,幾代繼承、轉手后已經沒有統一的業主(房東)或物業管理。垃圾有統一的收集點,但大部分人直接放在街上。還有一次我在回家路上直接有人從二樓把整袋垃圾丟到街上,差點丟到我頭上、在我腳前一步炸開,嚇得我倒彈,差點去收驚。
有次有“居民委員會”來敲門,收每戶每個月75元臺幣的垃圾清潔費,一次還收完一年。
因為居委會收了錢,我們也放在街邊。有趣的是,過了一個小時,垃圾已經被拆開、翻得面目全非,里面有些垃圾已經被取走,再過一個小時,又有些垃圾被撿走,再過一個小時,整堆垃圾就不見了。因為這里有很多“收廢品”的人,舉凡保特瓶、紙、鐵鋁罐、塑料、金屬、廢家電或電子用品,能賣的東西他們都會撿去賣、不惜在路邊翻垃圾。
每天都有不同的人踩著三輪車、載著他們沿路收的廢品,輪番吆喝著“拉(垃)──基(圾)──”,每個人吆喝的聲調都不一樣。有次剛好一堆雜志要回收,拿去賣,秤重賣還賣了15、20塊臺幣。
大陸一直沒有垃圾分類,經常想好好丟個垃圾都不知道放哪里,包括廢電池也沒有完善的回收系統。因為即使垃圾沒有分類,有的是大把人去撿能回收能賣的垃圾。現期大陸正在推動“垃圾分類”,只是仍成效不彰。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