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臺灣商家還沒有沾染大陸慣見的小生意人見錢眼開、急功近利、見利忘義等惡習,他們總體是純樸和良善的一群。
據稱,以前這條街屬于前店后港性質。當 時鹿港是個因港而興的熱鬧市井,可如今整個鹿港老街早已不見“港”的蹤跡,以至于我們以為到了一個內陸小鎮──滄海桑田,河港口已經被來自中央山脈的流砂 泥石擁塞,河港不再,因而人氣耗散,繁華溜走。但是,留下的是響亮的名氣和延續不斷的“古早文化”。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一府(臺南)、二鹿(鹿港)、三 艋舺”的昔日臺灣三大繁華都市,鹿港已牢牢占住一席。
往日繁華雖然消退,但是,走入歷史的人文風物留存至多。
提起鹿港小鎮,還有一個人物必須提及,那就是因“汪辜會談”而名動兩岸的辜振甫先生。辜氏家族的舊宅,包括建筑華美的一棟洋樓與曲折幽深的“古風樓”,東西合璧連成一體,現已成為“鹿港民俗文物館”。
辜氏家族將所有建筑連同土地、家具、器皿,以及收藏品均捐贈給社會,此外,還有地方熱心人士的私人收藏及捐贈等,共有6千多件藏品同游人見面。透過一間又一間毗連的展室,可以看到從清代中葉至 民國初年一個大戶人家的衣、食、居、行,以及當時的宗教禮俗和節日慶典等民俗文物。
歷史在這里凝固,時間在這里停留�!肮棚L樓”,其實是一棟修建于十八世紀、閩南風格的老式建筑,此外,從辜氏家族客廳的對聯、日常器物等透露的信息,均展現出兩岸同根同源的真實風貌。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