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明確表示,將從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加大財政扶持、加大金融支持、推進科技創新、增強要素資源保障和積極爭取閩臺藍色經濟高新產業園優惠政策等方面加大對“海上福州”建設的支持力度。
福州發展海洋經濟條件得天獨厚。全市海域總面積10573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的46.91%;海岸線總長1310公里,占全省四分之一;海島數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羅源灣、江陰港都是難得的天然深水良港,可建1萬至30萬噸級不等的深水泊位120多個。海洋自然資源、產業資源、科技資源和文化資源豐富,對臺區位優勢突出。
據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介紹,福州市海洋產業已粗具雛形。“十一五”期間,福州市海洋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年均增速19.06%。2011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達1490億元。以海洋經濟為依托的福清、長樂、羅源、連江等沿海縣(市)區的生產總值合計約占全市的一半。
記者在福州沿海縣市采訪看到,“海上福州”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在羅源灣北岸,總投資30億元的華東船廠建成后是福建最大修造船廠;總投資約200億元寶鋼德盛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將超過300億元。在福清江陰經濟開發區,目前,已簽約包括江陰電廠在內的項目101項,總投資890億元,已投產56家。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