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學生們走進故宮,聆聽了《故宮保護與博物館建設》、《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價值》講座,體驗了故宮博物院數字故宮的魅力,并登上景山一睹中軸線的壯觀景象;晚上大聯歡,爵士舞、古箏獨奏、小合唱……從臺上到臺下都玩作一團,根本分不出你我。
短短幾天的相處,北京交通大學的莫高泉與他的臺灣伙伴很快就熟悉了,他說,“我從我的臺灣哥們兒那里聽說了很多關于臺灣的風土人情,下次一定要去臺灣看望哥們兒,也親眼體驗寶島風情。”而來自臺灣南投縣的11歲小朋友全彥瑋則顯得又興奮又緊張,因為明天一早,與他同齡的北京小朋友一家就會來接他,開始2天1夜的民宿體驗,“他們家會是什么樣子呢?”
陳愛民說,六、七年前,民宿不容易推廣,因為那時大陸民眾對于臺灣的了解還比較少,存在種種顧慮。如今,到臺灣旅游的大陸居民越來越多,對臺灣的了解也日益加深,發現其實兩岸同胞同文同種,很容易相處,于是許多家庭開始積極報名成為志愿民宿家庭,接待臺灣青少年到家中住宿。“兩岸交流大環境的改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至于交流的期待效果,陳愛民說,希望兩岸的青少年都從中獲益,在交流中相識相知,今天是兒時伙伴,未來更可以成為彼此的人生摯友、事業伙伴,甚至終身的伴侶,“這種連結的效果是難以估量的,宋基會更期待他們未來能像宋慶齡女士所期待的那樣,共同為國家的發展、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作出貢獻。”(記者 路梅)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