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精益求精,不僅在于產品,更在于理念
主持人:您認為JM Eagle產品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王文祥:現在我們做的很多市場調查,在PE,它做到最大的是1.25米,PVC做到1米,有一家已經可以做到1.6米,可是我們要做到2.4米,我們有自己的專利,塑料管的開發空間很大。
例如,常規PVC管埋在地下時,需要一根接一根,埋在地里,受到不同的壓力,管會移動,移動有時候就會拉開,就會漏很多水。這時候,需要再弄一個鐵的接頭,把它鎖住。而我們在這方面,有一個特別的、橡膠環里面的專利,它由橡膠和鐵一起做成,進去之后,鐵就會把管卡住,就拉不開了。大大降低了成本。
例如,在老一點的城市管道更新時,鑄鐵管已經漏了,生銹了,就一定要挖。可是挖很困難,上面有馬路,有住宅,會影響到人民的生活,阻礙交通。但運用我們的技術,已經不必要這樣做。我們用一個PE管,在前面裝一個像子彈一樣的彈頭,用一個鐵鏈扣住,挖一個洞,后面推,前面拉,就把這個新的管拉進這個舊的管,你一邊一拉,就把這個舊的管打碎了,拉出來,新的管就好了。
目前,美國污水管95%都是塑料管,給水管70%都是鑄鐵管,但我們大陸的塑料管的需求量,已經是大于美國40%的需求量,可以說成長空間無限。
主持人:請您談談對中國塑料管檢驗標準的看法和建議?
王文祥:在美國23個工廠,一個工廠,我們的政府檢驗機構,隨時來檢驗我們的品質,平均一年就來44次,一個工廠一年平均就來44次,政府來的檢查員來到我們工廠,他就走進來說,這只管、這只管、這只管,你把它切給我,我帶回我的實驗室做檢驗。我希望,我們中國也有這種檢驗的管理方式,大陸已經有國家標準,可是政府如何可以確定每一個廠商做到符合國家標準呢?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檢驗,中國檢驗局多擴張,去檢驗每個工廠,有沒有符合這個國家標準。在美國每一根給水管,如果做到0.6兆帕的壓力,我們都測到4倍,就是2.4兆帕,水壓測試之后,才可以運輸給客戶,每一根管都有測試,沒有一根是漏掉的。
我希望中國大陸也能遵循這個標準,這樣就確保了品質,才會造福社會、造福人民,這個才是永永遠遠的。
主持人:您認為怎樣運轉健康的水源循環系統?
王文祥:健康的循環,必須要一步一步,我的意思是說一定要扎根。我們蓋一棟大樓、一個房子也是一樣,地基要做好,我們一個產業的地基要做好。做好,扎根之后,才會有成長。你想想看,我們種一棵樹,樹是先往哪里長,先往地下落根,才長出一棵樹出來。種菜也是一樣,先落根,再長。所以,我覺得做事業要有健康的循環,一定是一步一步來的。
比如說,我們建一個塑膠管工廠,旁邊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來配合,要有機械設備,要有做模具的,要有做下游的設備,要有做上游的設備,要有做自動化的設備,要有塑膠管,更需要要有原料,石化原料。這就是一個垂直整合。
同時,在做城市規劃時我們發現,地下有給水,有排污水,我們現在農夫的灌溉,也是一樣要用自然水去灌,高爾夫球場也要灌溉,為什么要用自來水、管道里的水來灌溉,我覺得這是一個浪費。為什么不能用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污水來灌溉?如果,我們把管理系統重新進行安排,運輸污水處理過的水,放在紫色的管道里;自來水的管道用藍色的,污水用綠色的,回收水用紫色的,用顏色管理區分,城市的施工、城市的發展就不會有錯。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