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神圣的創作和崇高的挑戰。”北方昆曲劇院院長楊鳳一告訴記者,我們要傳承經典,也要實驗式創新,但保證經典是核心。
楊鳳一說,昆曲《紅樓夢》在創作上精益求精,為了保持昆曲的神韻,又使作品的音樂元素更加豐富,推翻了最初用渾厚的交響樂做配器的構想,經過不斷地對多種音樂形式的嘗試和選擇,最終選定以民樂為主,弦樂四重奏為輔的音樂形式,以最原汁原味的昆曲曲牌體進行創作。
有業內專家評論說,昆曲《紅樓夢》是所有戲曲種類《紅樓夢》演繹中,最貼近原著精神的一次。
“創作昆劇《紅樓夢》是文化傳承道路上的重任,我追求的是全景式地展現原著精神。”該劇總導演曹其敬表示,昆曲版《紅樓夢》獨特之處在于,更多地以哲學意味勾勒寶玉的精神世界,強調哲學層面的追求與交流。從人間富貴繁華之頂峰到敗落,昆曲的細膩之美讓任何觀眾都會心生無限感慨。
臺北觀眾曹子祺說,昆曲典雅精致,《紅樓夢》博大深邃,兩者的結合,唱詞古樸典雅,超越了現在眾多的新編昆曲,也深深吸引了年輕一族。
該劇2011年4月7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成功首演后,又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梅蘭芳大劇院等劇場進行了多場演出,廣獲好評。(記者任沁沁 張承志 田野)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