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依托這些優勢,近幾年,集美的文化產業已經起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的一個表現就是,在集美生根發芽的文化產業基地越來越多。前年,集美藝術區作為我市首個文化創意園區率先開園,短短兩年內,“集創意”青年設計中心、名薈苑、集美大學城藝術街相繼開放并進入實質性運作。
位于銀江路的集美藝術區連續兩年作為文博會的分會場,并且舉辦了多場頗具影響力的展覽,比如“中國·集美全國攝影大展”、“中國·集美國際影像藝術節”等。今年,藝術區根據功能更名為“集美集”影視影像基地,主打影視影像方向,目前園區的入駐單位中國·集美國際影像中心、MT影視等已經開始走上產業化運作之路,效益被多方看好。一個旨在吸引藝術家駐扎集美進行創作的項目——大社藝術部落也在集美街道醞釀。
產業區重點發展六大內容
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集美區就提出,要圍繞建設生態型文教旅游區和創新型高新產業區,突出發展、突出轉型、突出創新、突出對臺,在做好先進制造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的同時,打造區域性商貿服務中心、區域性文體旅游休閑中心。
發展文化產業,也被看做是集美區尋求經濟發展活力、結合自身特色進行產業轉型的必然之舉。在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集美的商貿、旅游等行業迅速壯大提升。去年,中移動手機動漫基地、中電信手機動漫平臺等新興產業項目相繼落戶集美新城,立足集美的動漫產業已經開始蓄積力量。
雖然目前閩臺(集美)文化產業區最終方案還未面世,但一些框架性意見已經形成。記者從集美區相關部門了解到,該項目將根據集美獨特的文化優勢和現有基礎制定規劃方案,逐步形成機制健全、結構合理、富有創意、技術含量高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文化產業逐步成為集美區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內容方面,將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影視動漫、數字內容與新媒體、印刷出版、藝術品、演藝娛樂等六大文化產業。加快推進中移動手機動漫基地、中電信手機動漫平臺、中國數碼港等重點文化企業建設,扶持發展一批骨干型文化企業。積極推動臺商、民營企業轉型從事文化產業,鼓勵高校畢業生創辦文創企業,形成文化產業的良好發展格局。繼續扶持“集美集”影視影像基地、名薈苑、青年創意設計中心、集美大學城藝術街等文化產業基地建設,積極推動文化與旅游、體育等其他產業融合,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線路,發展雙龍潭生態運動景區身心靈運動體驗旅游,建設正新國際汽車文化中心,豐富集美旅游、體育文化的內涵,促進文化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發展壯大。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