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廈門居民赴金門個人游首發游客106人,搭乘小三通直航客輪“捷安號”前往金門。中新社發 楊伏山 攝
兩岸互動“禮尚往來” 展現中華淵源與善意
歷史文化禮品、本土特產之外,互送珍惜動物也成了兩岸之間“禮尚往來”的又一途徑。臺灣方面贈大陸長鬃山羊和梅花鹿,大陸方面贈臺白老虎等,作為兩岸交流中的一部分,如今梅花鹿在大陸誕下幼崽,而臺灣方面也在為大熊貓如何受孕而積極努力。看似是普普通通的動物異地繁衍,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形容,這是兩岸交流的結晶。
從陳政高訪臺帶來修建張學良紀念園的善款和贈與張學良銅像,到山東省長姜大明獲臺灣魯籍老鄉贈與國畫《牡丹圖》,來來往往的交流中,反映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所傳承的傳統文化。
在兩岸交流過程中,互贈禮品不僅僅只是禮節上的有來有往,是雙方一種互釋善意和對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臺灣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對于兩岸傳承的中華文化指出,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文化根源,有一個共同的文化思想。
“禮”傳承兩岸文化共同秉承的中華傳統,而互贈禮品在兩岸交流中更賦深意,強調兩岸文化同源,相互釋放善意拉近了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李倫)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