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作為中國織造重鎮,是中國現代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聚集地。湯進祥向記者講了另外一個臺灣商人的故事。“在加入WTO以前,大陸要做外貿是需要有外貿進出口自主經營權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我的那個朋友因為能接到國外的訂單,當時常州75%以上服裝外貿訂單是從他手里發出去的。然而也是隨著“入世”的到來,我的這位朋友優勢蕩然無存,如今早已改行了。”
數據顯示:十年前,常州只有兩家企業擁有外貿進出口自主經營權,當時一年的進出口總額僅32.6億美元。現在常州已有1千多家企業擁有外貿進出口自主經營權,外貿進出口總額10年增長了8倍。
“入世”讓臺企借助大陸平臺迅速做成世界巨人
湯進祥表示,中國加入WTO對臺企的另一個影響就是讓臺企利用大陸這個平臺,迅速崛起為世界級巨頭。臺企有技術,當中國大陸的大門向世界開放,臺企有了更多淘金的機會。“我們協會的企業大茂車燈有限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個企業現在是一個世界級的汽車照明設備供應巨頭。年營業額2億人民幣。為世界多個汽車品牌提供車燈設備。”
據了解,常州大茂車燈有限公司是臺灣TYC公司1995年隨臺灣光陽摩托車來常州投資建設的。隨著國內“限摩令”的啟動,摩托車在國內市場越來越無立錐之地。大茂車燈開始轉型做汽車車燈配套。“入世”后,隨著全球汽車行業的巨頭紛紛來大陸設廠,給了大茂車燈一個絕佳的發展良機。他成了中國大陸第一家被外商相中并取得股權的臺商汽車零組件廠,隨后,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汽車車燈供應商。銷售收入比初至時翻了數十倍。“如果沒有中國‘入世’,大茂也沒有這樣的機會。”湯進祥說。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