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畢業的博士僅68%找到全職工作,‘國科會’幫助博士到企業去發揮作用,是正確的方向。”臺“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說。
由于臺灣博士生目前的“產量”已明顯供過于求,造成就業市場飽和、求職不易。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張雅惠表示,從金融海嘯以后,臺灣博士的工作機會有下降的趨勢,反倒是大專以上學歷的工作機會比例增加。“有不少博士為了增加自己求職與面試機會,在求職時會刻意隱藏自己的博士學歷,跟大專以上畢業生一同競爭。”
求職不順壓力大
“原本應該是精英教育的博士,卻變成‘普及’教育,甚至變成‘推廣’教育。”某大學助理教授無奈地表示。10年來,全臺灣博士生劇增近3倍,其中不乏頂著國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光環的精英,卻在返臺謀職時成為“流浪”博士。
擁有高學歷卻求職不順而失業,壓力自然很大。在臺灣,有的博士會因失業做出一些極端行為。
臺灣媒體報道,一個多月前,臺灣一所公立大學的博士高才生竟當“雅賊”。高雄市光華路政大書城的書籍幾個月來連續失竊,店方發現該名偷書賊專偷科學及勵志類的書。店家調閱監視器鎖定一名男子,發現其又上門便報警逮人。令警方吃驚的是,該竊嫌竟是臺灣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博士畢業生。該博士落網后稱,“我買得起這些書,我也不知為什么就想偷。”
這位博士說,他雖是名牌大學博士,但求職不順遂,本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被交大畢業的學長同事欺負,被迫離職,此后一直找不到工作。“背負名校博士高才生招牌,卻面臨失業,壓力真的很大!”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