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臺聯副會長葉芳上午10點準時打開電視,收看大會直播。長期從事兩岸交流工作的她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信念為兩岸同胞廣泛認同,兩岸同胞應繼承辛亥先驅遺志,擰成一股繩,共同致力民族復興。”
在上海,臺灣青年醫師謝國群通過互聯網了解了大會的情況。“當下,大陸和臺灣都面臨發展經濟、實現現代化的共同命題。我想,中華民族的振興是兩岸年輕人都希望看到的。”他說。
在臺北,由島內19個團體及民間人士發起創辦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發表聲明說,胡錦濤的講話對兩岸的未來具有高度的指導性作用,其中提出“振興中華的宏愿”、“增強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不斷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問題”,正是中山先生追求“振興中華、國家統一”的目標于當前的具體化發展和歷史要求,對推動今后兩岸關系發展別具現實性與啟發性的意義。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胡錦濤在講話中將紀念辛亥革命百年與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相結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涵。兩岸中華民族子孫應牢記中山先生教誨,不斷凝聚共識,進一步深化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積極為兩岸民眾謀求福祉,攜手在世界競爭格局中共創佳績。
“過去幾十年兩岸發展各有成就,但尚未統一的狀況絕非中山先生所樂見。”臺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又平表示,從過去幾年兩岸關系的發展可以看到,和平發展不僅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和平紅利”,更為兩岸的未來打造了非常重要的基礎,將引領我們走向兩岸和平統一的康莊大道。(執筆記者陳鍵興;參與采寫記者:李凱、李寒芳、裴闖、許曉青)
[ 責任編輯: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