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83年的臺灣藍天電腦,多年來一直以OEM(代工生產)和ODM(設計生產)為主要經營策略。在代工附加值空間被不斷壓縮的背景下,藍天電腦開始轉而進軍高端筆記本電腦市場,并以“Terrans Force”品牌立足。
隨著大陸消費能力迅速提升,“Terrans Force”的內銷比重不斷增加。甚至連號稱“全球最快”、售價高達10萬元人民幣的一款筆記本電腦,也在大陸覓得不少“擁躉”。
而專注于光盤對拷、數據備份設備研發生產的臺灣佑華科技,也從著眼內需中嘗到了甜頭。佑華科技上海辦事處行銷業務部經理黃建中透露,公司的高效能光盤拷貝系列產品,前幾年幾乎悉數外銷,如今內銷占比已達到約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昆博會開幕的同一天,“臺灣電子電機產品交易中心”在昆山賽格電子市場開始試運行。
這個中心以“全球重要的綠色電子產業供應鏈專業交易平臺”為發展目標。而對于有意進駐其間的臺灣電子廠商而言,“搶進大陸內需通路”的口號無疑更加吸引眼球。
事實上,為了更充分把握內需市場帶來的機遇,不少臺商已經開始了在大陸3C電子產品(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電子產品)的通路布局。
據稱,臺灣鴻海集團旗下賽博數碼將斥資百億元人民幣,在大陸各地拓展3C零售通路。鴻海掌門人郭臺銘的目標,是在5年內將大陸3C零售店增加至驚人的1萬家。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