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有些用詞雖然不同,但許多實為同義字的替換,因此可以馬上理解并入境隨俗。譬如臺灣稱“發短信”為“傳簡訊”,其實“傳”即“發”,“簡”即“短”,“信”與“訊”也有相同的意思;又如臺灣稱硬盤為“硬盤”,管U盤叫“USB”或“隨身碟”,因“盤”與“碟”意思相近,所以也不難理解。
臺灣稱C盤、D盤為“C槽、D槽”。幾年前臺灣有篇高中生的作文取D槽與低潮的諧音,以“我的D槽”為題,描述D槽承載了他無數的回憶與收藏,展現文字諧趣,在網上廣為流傳,文中“沒有低潮,哪來的高潮”,更成為經典句。
在網上以各種領域、地域、興趣嗜好為分類,再匯集眾人意見的各大論壇,也發展出一套特殊用語。網絡論壇的用語,兩岸又存在著哪些異同呢?
在論壇發表文章,在大陸稱為“發帖”,在臺灣叫做“Po文”(post);若要推薦文章或是幫文章沖高人氣,在大陸稱為“頂帖”,在臺灣則是“推文”;第一個頂帖的在大陸叫做“坐沙發”,臺灣則以廟宇文化的“搶頭香”稱之。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