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對島內觀光業、零售業的直接拉動,臺灣觀光協會副會長朱鐘宏還指出,個人游將極大地改變目前赴臺游的業態,比如可以將臺灣獨具特色的民宿納入接待體系,緩解島內接待設施緊張的局面,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包括團體游在內的整體旅游質量。
對于兩岸交流而言,個人游的熱絡和未來的便捷還有更多的意義。到臺北看展覽、聽音樂會,臺灣對于大陸民眾,將不再僅僅是一個旅游目的地,而會更多地融入大陸人的生活。
從個人游不如預期火爆引發討論、備受關注的程度不難看出,個人游初期的“冷”有客觀因素,其中,臺當局限制太多,也是原因之一。臺灣《聯合報》評論稱,臺“移民署”設下多達33項“得”與“不得”從事的活動,不僅一些規定荒誕離譜,且只針對陸客,讓“自由行”3字格外諷刺。
個人游要想火爆,尚需時間的磨合和發酵。然而,業者的樂觀期待也不能憑空而生,要有民意和兩岸業者以及旅游部門的持續推動,當然還要有兩岸超越政治藩籬的智慧和實際行動。(本報記者 李煒娜文/圖)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