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 左右票房的幾大因素
內容:一部合格“賀歲片”
臺灣很久沒有拍關于“美食”的電影,以夜市為主題,《雞排英雄》的確“吸睛”,甚至可以當做“臺灣旅游宣傳片”。在臺灣上映是賀歲檔,海報風格喜慶歡樂,大陸院線的定位也是“喜劇片”,看著輕松成為該電影的賣點之一。
看完電影的大陸觀眾大多表示,這是一部讓人“咧著嘴哭,含著淚笑”的電影,但也有觀眾認為,“哭過、笑過以后就沒了”。“感覺電影想表達更深刻的東西,卻挖掘得不夠深。”再加上電影里許多笑點都來自于大量的閩南語臺詞,聽不懂閩南語的觀眾,少了諸多樂趣。
陣容:明星光環南盛北弱
不少觀眾是沖著演員來的,型男藍正龍、新晉女星柯佳嬿為男女主角,“綜藝咖”趙正平、王彩樺加持,更有豬哥亮這一“本土天王”做票房支柱。這樣的演員陣容,對于與臺灣接近的閩南地區,的確讓人眼前一亮。然而在大陸其他地區卻馬馬虎虎,而且越往北越弱。
“豬哥亮是誰?沒聽說過。”“藍正龍?大S的前男友?”……這部電影的演員中,沒有一個長期深耕大陸市場,對大陸觀眾吸引力比不上大S、林志玲等。而導演葉天倫此次又是“處女導”,與侯孝賢、李安等“大腕”相比,缺乏號召力。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