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現場氣氛熱烈,兩岸青年跟著音樂一起打起節拍。(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
感受著同根的文化,兩岸青年的心靠得更緊了。南昌大學的李正磊和臺北教育大學的陳莉家,在聯歡舞臺上共同演出,共同唱出:“我們的心,從沒有海峽的界限,在同一片天空有著相同的語言,期待著我們相聚在海的那一邊,承諾未來還要再見。”這里描寫的是兩岸學生攜手譜寫的一段“心曲”。
2007年春天,李正磊隨團組赴臺交流,和臺灣的年輕朋友們結下深厚友誼。為了記錄那難忘的交流、難舍的心情,他編曲、配器,陳莉家作詞,共同創作了這首歌曲。今天,他們再次相聚,兌現了跨越海峽再見的承諾。
兩岸青年亦有著同心的愿景。蘇惠玲和20多名臺灣少數民族青年穿著民族盛裝,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慶豐收”。上臺前,她告訴記者,這支舞曲來自排灣的習俗“小米豐年祭”。“豐年祭代表著人們對來年收成的期望。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我也祝福今天的活動能夠播下兩岸交流的希望種子”。
年輕的心在此相聚,兩岸年輕一代許下未來同行的約定。今天的兩岸青年交流已不僅僅局限于觀光、走訪,更拓展到科技交流、經濟合作等領域。
臺灣高校杰出青年大陸參訪團已經是第十次跨越海峽而來。該團副秘書長黎昱萱告訴記者,這次除參觀北京故宮、中山公園、長城等游覽活動之外,還將參加北京望京科技園舉行的“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入駐簽約儀式,到大連舉辦第二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高端論壇。
“就業創業是兩岸青年學子們的共同關注話題。”黎昱萱說,“我們希望借由這樣的機會,讓兩岸青年人能夠從相識到相知,從分享智慧到拓展彼此對岸的人脈,未來有機會共同打拼。”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