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年前,因為沒有知名品牌,我們在競爭中吃了不少苦頭。而這些年,我們全力打造國際知名品牌,現已初嘗了甜頭。在被親切地稱為‘中國的月亮’后,我們的產品在歐美很暢銷,如今已遠銷歐美76個國家和地區。”他說。
“品牌本身顯示的就是一種誠信度和創造力。市場競爭不能只靠低成本,更多的還要靠創新,要盡可能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忙著推銷新產品的臺灣晏邦電機工業有限公司的李恒遠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已成功開發自動化系統幫助其他企業轉型升級,如今公司正在拓展大陸與全球的市場,構成全球性售后服務網。“只要堅持努力,相信終有一天,全世界都會知道我們的。”
“事實上,這幾年制造業面臨的困難實在太多了,人民幣升值、用工荒、原料緊缺等,這些都逼得我們不得不轉型升級,以創造代替制造。”廈門市泉州商會副會長李文派說。做外貿服裝加工起家的李文派正與海爾集團聯手,打造“海爾”童裝系列。
李文派告訴記者,這幾年,品牌建設一直是其商會和會員們關注的熱點。“和大家聊起國家相關政策以及《中國品牌全球宣言》、中國年度品牌發布、中國品牌年度大獎評選、全球品牌峰會什么的,大家都十分有興趣。”
“據說我們已有200多種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是卻找不到幾個世界級的品牌。”李文派說,“最近美國《商業周刊》推出‘全球最有價值100品牌榜’,我們竟然一個沒有,真讓人不是滋味!所以,這幾天我們接待與會客商,包括來自臺灣、香港等地的朋友,一見面就要互相打氣,咱們腦袋不比人家差,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也不少,現在只是起步慢一點、覺悟晚一點而已,只要抓緊機遇,繼續打拼,相信會創造出奇跡來的!”(記者王凡凡 孟昭麗)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