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到這里,劉國松眼睛濕潤了。就在那刻起,他下定決心,一生要做的事就是倡導“中國畫的現代化”,把中國畫發揚光大。“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舊的;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劉國松遍訪西方,透徹地看到中國畫面臨的課題不僅是如何更新傳統,還有如何在西方藝術的現代進程中建立東方藝術價值,使之與西方抗衡和對話。
“百年來中國藝術所遭遇的中西文化碰撞和交匯以及由此帶來的文化矛盾與焦慮,在屬于傳統民族藝術的中國畫領域顯得格外突出。”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說,“劉國松從臺灣到香港,從大陸到海外,但始終腳踏于中華文化土壤,放眼世界藝術風云,拓出全新天地。”
著眼現代與創新
看劉國松的作品,可謂神游八極、吞吐大荒。
“在傳統與現代這個文化關系中,他的著力點在于現代,在繼承與創造這對文化命題上,他的藝術目標在于創造。”中國藝術報副社長朱虹子說,“他時時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深刻透視中華民族的精神魂魄和美學思想,以良好的胃口吸納各種現代繪畫的技法,形成了在現代時空表達現代人精神的水墨畫新境界。”
1968年底,劉國松在新聞中看到了美國宇宙飛船自月球背面拍攝的地球映像,開始創作“太空畫”。從地表升騰至宇宙,攬日月而入畫,在宇宙中感受造化的秩序與變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