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早期收獲計劃自今年元旦起全面實施,大陸對自臺進口的539項產品,臺灣對自大陸進口的267項產品(均基于雙方2009年稅則),同時采取關稅減讓措施,上述產品根據關稅稅率不同,將于兩年內分三步先后降到零。同時,繼2010年10月28日大陸首批實施5個服務貿易部門早期收獲開放措施后,又有6個服務貿易部門對臺開放;臺方對大陸開放的服務貿易部門也達到9個。
徐莽指出,ECFA早收計劃的實施,有利于雙方貨物和服務貿易進一步自由化,對兩岸貿易和經濟增長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他分析說,首先有利于推動兩岸貿易進一步增長。據國臺辦統計,按照2009年兩岸經貿統計數據,2011年早收產品對臺降稅金額將達到4.72億美元,而根據2010年兩岸經貿快速增長的趨勢看,實際數據可能要大得多;大陸此次對臺降稅產品大都是臺商對大陸出口最關切的產品,約占自臺進口額的16%,而臺灣對大陸降稅的產品也達到臺灣自大陸進口總額的10%。可以預見,關稅的減少將使兩岸進出口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
其次,有利于提升兩岸產業競爭力。大陸對臺降稅產品涉及農產品、石化、機械、紡織、運輸工具等多個產業,降稅后將降低大陸臺商采購臺灣原材料的成本,提升臺商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兩岸產業合作將因關稅削減與市場開放而更加密切,兩岸產業分工將更明顯地呈現垂直整合與水平整合,兩岸間人流、物流、資金流的雙向流動將更加順暢,實現兩岸產業競爭力的共同提升。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