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您認為企業應該如何轉型升級?
葉春榮:轉移不如就地修煉,提升企業生產技術同時降低成本進行升級,而企業“轉型不轉行”,即繼續經營自己做外銷的本業,再從中分出一部分作內銷,借此使風險最低。這個行業,做了這么多年如果都做不好,你做別的能做得好嗎?
羊城晚報:臺企在東莞的轉型升級,一個重要優勢和環境就是臺協的力量。這方面,臺協能做什么?
葉春榮:在任內,我把臺灣會診、輔導企業發展的16家專業服務機構請到東莞,組成了轉型升級聯合服務處,幫助臺企進行專業診斷和深度輔導。
羊城晚報:您推動轉型升級遇到難題嗎?
葉春榮:一開始臺企對診斷、輔導持懷疑態度。光是宣講會就開了100多場,然后有一些成功的企業案例出來了,大家的積極性才慢慢高起來。到2010年11月底,已有330家東莞臺企接受診斷,深度輔導有73家,光幫企業減少浪費就達6.7億元。
羊城晚報:卸任后您還會不會繼續幫助臺企轉型?
葉春榮:東莞臺企多數是中小企業,要轉型非“抱團”不可,為此臺協建立了共同的銷售平臺“大麥客”。卸任后,我不會離開東莞,主要工作是推動“大麥客”發展。
謝慶源:
關注人的“轉型”
羊城晚報:您自己從商的經歷就很豐富,一直在不斷轉型升級?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