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升級
轉移的只是生產環節
無論是分析產業發展趨勢以推進產品升級,還是實施國際化渠道戰略,岳豐20年來所有的戰略舉措,都是圍繞著完善東莞的產業布局而展開。葉春榮稱,岳豐就是要在東莞實現就地升級,要轉移的是生產環節,而不是企業整體。
事實上,對于葉春榮和岳豐來說,是就地升級還是異地轉型,也曾有過糾結。隨著珠三角土地和人力成本的增長,包括岳豐在內的外資企業一度最為倚重的低成本優勢逐漸削減。由于東南亞一帶擁有比中國更低的工資要求,考慮將工廠轉移到東南亞在臺商中一度成為風潮。幾年前,葉春榮也帶著核心高管,連續三次奔赴越南實地考察,但考察越是深入,出走東莞的念頭越是淡漠。
“中國有13億人口都會出現用工緊張,越南才8000萬人口,低成本優勢能保持多久?”葉春榮不斷問自己。而東南亞的供應鏈要達到東莞的成熟度,更不是十年八年就能實現的。岳豐離開東莞,也許能獲得暫時,卻勢必失去未來。
要留在東莞,該怎么留?對于打消了要出走念頭的葉春榮來說,這是個更現實的問題。整個東莞經濟都在轉型升級,成本高企、勞動力短缺或成常態,岳豐過往20年的老路也很難再延續,將用工最多的生產環節放置到內地無疑是解決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葉春榮告訴記者,在東莞20年的經營,岳豐可以在不超過一個小時的范圍內采購到生產所需要的所有材料,這注定了東莞不可離棄。幾經比較,岳豐最終將轉移工廠建在了湖南郴州,一方面因為湖南一帶勞動力供應相對充足,工資更低;另一個重要考量因素,就在于這里更靠近廣東,可以直接接受東莞產業鏈的輻射。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