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賣婚戒支持革命工作
朱諶之一直不遺余力地支持革命工作,七七事變后,她毅然離開家庭,參加抗日救亡工作。先在家鄉組織抗日宣傳隊、醫療救護隊,并出資開辦鎮海工藝傳習所,救濟戰火中流離失所的難民。
1939年,朱諶之在把女兒朱曉楓送進臺灣抗日義勇隊屬下的少年團(簡稱臺少團)后,就跟著第二任丈夫朱曉光去了皖南新四軍的隨軍書店工作。當時,由于大后方革命出版物資和經濟都很困難,為采購印刷物資,朱諶之變賣了結婚時的一枚3克拉婚戒,換來了3200元錢。
跟隨書店,朱諶之輾轉在浙江、香港、桂林等多地,名為經營書店,實則也做對外聯絡和掩護的工作。書店,當時其實就是共產黨人的秘密聯絡點。
一家人為革命萍漂絮飛
為了革命事業,朱家四口人幾乎沒有團聚的時候。丈夫朱曉光在回憶愛妻的文章里寫道:“我和朱諶之相交18年,朝夕聚首,只有中間兩個三年,大部分日子都是各自奔波,解放戰爭期間,更是連通信都無法實現。”
朱諶之的女兒朱曉楓,如今已是滿頭銀發的奶奶了。回憶起母親的時候,說母女兩人見面的時間非常少,都是來去匆匆,見一面就別離。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