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會談的議程也有所縮減。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訪臺總共只有48小時,會外只訪問了臺北故宮博物院和花博會。可以看出,兩會互動中客套越來越少,不再偏重形式而更重實質。
民進黨這次沒有組織抗議活動,是個明顯變化。兩年前在臺北舉行的第二次“陳江會”,民進黨發動綠營包圍圓山飯店、圍堵晶華酒店,劇烈沖突造成不少警員與記者受傷。這次綠營政治人物作秀動力大減,加上民進黨之前就已定調不再對ECFA“狗吠火車”,也就省掉了大動干戈。民進黨的選擇,大抵基于對民意的判斷,多數民眾支持兩岸制度性協商的態勢已明朗化。
不過,放棄暴力不等于放棄“唱衰”。“三通”直航,陸客赴臺,兩岸經貿大增,這些給臺灣經濟帶來莫大好處的兩會協商成果,到了民進黨嘴里,竟成了“矮化臺灣”、“沒有具體成果進展”、“回避監督”等負面評價。這是民進黨慣用的障眼法,炮制或者放大壞的一面,以為就可以把一件好事徹底說成壞事。
扁系欲卷土重來
上周,陳水扁之子陳致中帶著33名新當選的扁系新科議員,在關押陳水扁的臺北監獄墻外宣誓就職。場面不大,只有200來人圍觀支持,但反映出扁系欲卷土重來的態勢。
陳水扁一度已是民進黨欲割之而后快的大包袱,然而在議員選舉中,扁系“一邊一國連線”成績不俗,尤其身負“嫖妓案”的陳致中,更以高票當選高雄市議員,這讓許多民進黨人意識到陳水扁的剩余價值。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