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更進一步考慮到各個社團的負責人,應當是各方面較為優秀的學生,也應該是今后臺灣各行各業中的優秀分子,他們有如此高的學習日語的熱情,對于日本如此友善的感情,會讓今后臺灣和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聯系,發展到一個怎樣的高水平呢?
作為一個較為完整地保存了中華文化的典型──臺灣來說,日本文化的向心力如此之大,讓人吃驚又警戒。
當他們面臨日本茶道還是福建功夫茶的時候,當他們面臨空手道還是中國武術的時候,當他們面臨壽司還是川菜的時候,他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而如果他們真的選擇了前者,他們又在多大意義上認同自己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呢?再進一步說,兩岸統一的前景是明朗了呢,還是晦暗了呢?
交換生半數是日生
上面是從臺灣的角度來看。從日本人的反應來看,那也是濃情蜜意。據筆者統計,來淡大交流的日本學生占全部交換學生的一半以上。在校園、教室、學生宿舍等等地方,幾乎都能聽到流利的日語對話。對話的人,可能是日本人之間在對話,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和日本學生的對話。尤其是后者,讓人根本分辨不出原來這個講日語的人是臺灣學生。雙方交流的深入與友善,讓人完全覺得,他們原來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