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街”開花結果
“要讓南京市民和大陸民眾不到臺灣,也能買到臺灣的商品。”南京市代市長季建業在臺灣參訪時透露,該市正在規劃建設“臺灣名品一條街”。
除南京之外,北京、上海等多個大陸城市,都在醞釀建設展示臺灣優質產品的“臺灣街”。其中,位于北京西長安街沿線的“臺灣街”預計將于2010年春天開業,這條500米長的街道上將拔地而起十余座嶄新的商業大廈,百余家臺商將在這里為京城百姓復制一道原汁原味的“臺灣風景線”。
大陸“老字號”扎根寶島巷陌
“未來的臺灣分店會采取地道的天津傳統工藝,包子肉餡要用人工剁制。臺灣店的大廚要從天津總店派。”天津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對臺灣媒體透露該集團的“入島”規劃。
經過一年多的考察規劃,大陸老字號“入島”計劃將在2010年漸趨明朗。北京的“全聚德”、天津的“狗不理”,揚州的“冶春茶社”,杭州的“樓外樓”“胡慶余堂”……這些華人圈中耳熟能詳的百年老字號,在積極謀劃赴臺開業的同時,似乎還很默契地考慮到照顧臺灣各地民眾的期待。從臺北到高雄,從阿里山到日月潭,臺灣不少縣市都將有望“分得”美味之鮮。
陸資銀行進駐臺北核心商圈
“今年9月我帶代表團訪問臺灣時看了幾個地方,信義區應該是最佳的地點。”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在接受臺灣媒體采訪時,透露該行正在為未來的臺灣辦事處選址。
作為臺北重要商業區與金融中心區,信義區寸土寸金,是臺灣房地產業景氣指數的風向標,臺灣第一摩天大廈101大樓就坐落在這里。隨著兩岸簽署有關金融合作協議,使兩岸銀行互設分支機構成為可能。而營商環境十分成熟的臺北信義區,成為多家大陸金融機構在臺設立分支機構的首選地。島內房地產業者預計,2010年陸資銀行進駐后,將帶動信義區乃至整個臺北地區的房價回升,而一直虧損的101大樓也將有望達到收支平衡。
“新大陸人”掀起駐臺潮
“現在臺灣迎來的第四波大陸人,和過去比起來卻顯得很不一樣。絕大多數有錢、有權、有知識、也有影響力……”臺灣《遠見》雜志將正在和即將來到臺灣拓展事業的大陸人,定義為“新大陸人”。
繼大陸三家航空公司在臺灣設立分公司之后,2010年還將有多家大陸企業派員駐臺。與遍布大江南北的臺商相對應,一個嶄新的“陸商”群體將在海峽彼岸逐漸形成。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