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三大“購物陷阱”
業內人士說,在日本旅游,導游設下的“購物陷阱”主要有以下幾種,游客務必提高警惕:
一是行業內俗稱的“車售”,即導游在大巴車上兜售所謂的“健康食品”和“高科技產品”。
從業內人士提供的一份商品介紹及價目表可看出,這類商品種類繁多,既有化妝品、小電器,也有保健用品、營養品等,售價少則高出進貨價三到五倍,多則近十倍。
更有些無良導游勾結不法廠商,從廠商處直接提取不經過日本安全認證的準“三無”產品,花言巧語向游客兜售。
二是忽悠游客進店購物。
不少中國游客被帶去購物的“免稅店”,并不是日本大商業公司開辦的,而是中國人和韓國人開的。這些“免稅店”的利潤分成一般是店家五成,地接社和導游按五五分或三七分拿取剩下的利潤。業內人士透露,有些所謂免稅店的商品價格往往是同類商品市價的數倍。
很多導游在接團后立即與免稅店聯系,將團內游客的姓名、性別、護照號等個人信息透露給免稅店,再帶游客進店購物。游客在收銀臺使用護照免稅時,回扣自動計入導游賬上。
三是私下添加進店購物行程,俗稱“滑店”。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