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聞頻爆,候選人“各有各的麻煩”】
進入2017年以來,本屆法國大選不斷被丑聞的陰影籠罩,情緒化的語言和針對對手的攻擊充斥著大選“擂臺”,政策主張的競爭反而退居其次。
在競選初期,共和黨候選人菲永曾是最熱門人選之一。然而,法國《鴨鳴報》1月曝料,菲永涉嫌為妻兒虛設議員助理職位以領取高薪。“空餉門”嚴重拉低了菲永的民意支持率,也使他遭到了立案審查。菲永指責稱,有人出于政治目的抹黑自己,但卻無助于挽回支持率。
另一方面,極右翼的瑪琳娜·勒龐同樣面臨著麻煩。她涉嫌虛設歐洲議會議員助手職位,讓兩名助手“冒領”34萬歐元。此外,她還因涉嫌在社交網絡上散播極端組織處決民眾的血腥畫面受到指控,歐洲議會為此取消了其在該案調查中的刑事豁免權。
菲永受到“空餉門”困擾,形象嚴重受損;勒龐的主張鮮明同時也爭議多多,即使進入了第二輪投票,也可能遭到其他候選人的支持者聯合阻擊;“反體制”的馬克龍今年39歲,僅有5年的從政經驗是他的劣勢……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