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樸槿惠第三次就“親信門”向民眾道歉稱,將包括縮短總統任期等自己的去留問題,交由國會決定。共同民主黨和國民之黨就彈劾草案達成協議。圖為當地時間11月12日,韓國首爾,韓國超過1500個市民團體于12日下午4時在首爾舉行第三輪燭光集會,要求樸槿惠下臺對“親信干政門”負責。
12月9日,韓國國會以234票贊成、56票反對,通過總統樸槿惠彈劾案,贊成票數大大超出通過彈劾決議所需法定票數200票。樸槿惠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二位遭彈劾停職的總統。當天下午7點03分,樸槿惠接到國會送去的彈劾決議,即刻停止行使總統權限。韓國務總理黃教安隨即代行總統職務。
12月10日, 1500多個韓國市民團體舉行國會通過總統彈劾案后的首次周末集會,敦促總統樸槿惠立即下臺。圖為當地時間11月19日,要求韓國總統樸槿惠下臺的第四次韓國民眾大規模燭光集會在首爾等46個地區舉行。
1月3日,韓國憲法法院正式啟動對總統彈劾案的審理程序。9名憲法法院大法官出席彈劾審判。韓國國會將彈劾議決書副本送至憲法法院,讓大法官們覽閱和審議,這9位中要有6人以上同意,彈劾案才算最終結束,整個過程最長可達180天。由于樸槿惠本人沒有出庭,首場庭審辯論僅持續9分鐘即宣告結束。
2月3日,韓國“親信干政”調查獨立檢察組抵達總統府青瓦臺,在信訪接待處出示搜查證并要求配合搜查。青瓦臺方面拒絕接受搜查。獨檢組原計劃通過此次搜查,掌握可查明樸槿惠受賄嫌疑等各種非法行為疑惑的物證。
3月6日,韓國獨檢組經過70天調查,發布長達100頁的報告,公布對“親信干政”事件最終調查結果,此前已先后申請逮捕并起訴崔順實、李在镕等關鍵人物。樸槿惠被指涉嫌收受賄賂、濫用職權(三項)和違反醫療法等共13項罪名。樸槿惠、李在镕等方面堅決否認指控。同日,韓國檢方再度成立特別調查本部,接棒解散的獨檢組,深挖樸槿惠的受賄嫌疑。圖為當地時間2017年1月17日,韓國首爾,首爾中央地方法庭就“干政門”案件舉行首次正式審判,崔順實、張時浩、金鐘等多名涉事人出庭。
3月8日,韓國憲法法院經過近3個小時的會議,宣布將于當地時間3月10日上午11時,對樸槿惠總統彈劾案進行最終宣判。圖為當地時間2017年3月9日,韓國首爾,民眾舉行燭光集會支持彈劾總統樸槿惠。
當地時間3月10日上午,韓國憲法法院宣布總統彈劾案最終判決結果,總統彈劾案獲得通過,樸槿惠被立即免去總統職務。圖為法庭現場。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