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中央統計局每年分別于3月和9月公布貧困人口相關數據。根據其最新統計結果,印尼目前有2860萬人月均收入不足23美元,占全國總人口的11.3%,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0萬。其中,巴布亞和馬魯古兩地是貧困人口主要聚集地,占總貧困人口的兩成以上。
有輿論認為,印尼的統計數據并不完善,不能完全反映貧困人口規模。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標準,月均收入在37.5美元以下可被定義為貧困人口,世界銀行的標準是60美元,但印尼的統計標準為23美元。此外,僅僅以月均收入作為定義貧困人口的指標,無法完全說明貧困人口情況。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營養不良、衛生狀況惡劣、供電不足、教育缺乏等衡量基本生活狀況的指標都應納入貧困人口的統計范疇。
在嚴峻的減貧形勢下,印尼政府提出了“誓與貧困斗爭到底”的口號,推出了“扶貧九項綜合性計劃”。除繼續加大購糧補貼、小微企業低息貸款和直接補助、廉租房或免租房等扶貧政策力度外,還啟動了印尼健康卡、智慧印尼人卡、家庭幸福卡等改善貧困人口衛生、教育和消費水平的扶貧項目。此外,為增強財政轉移支付能力,繼取消燃油補貼后,印尼政府計劃2016年削減電力補貼20億美元,較2015年下降41%,用此項財政結余加大社會福利補貼力度。
然而,扶貧政策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被不斷惡化的經濟環境所稀釋。在經濟增速下滑、本幣加速貶值、通脹日益加劇、大宗商品價格低迷的背景下,今年有不少印尼企業選擇裁員以降低運營成本,導致新增貧困人口規模和返貧人口規模擴大。印尼中央統計局局長蘇爾亞敏表示,盡管該國貧困人口規模較2009年的3200萬有顯著下降,但根據其他東盟成員國的經驗,當貧困人口規模在10%至11%區間時,進一步削減貧困人口規模將舉步維艱。要在年內把貧困人口規模降至10%以下,需要出臺更多新政策。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