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重擊之下 歐盟致命弱點浮上水面
從1973年加入歐共體至今,英國與歐盟的愛恨糾葛就從未間斷。 如今,特雷莎·梅承諾“干干凈凈地脫離”,這令一直以為英國會選擇“軟脫歐”的歐盟措手不及。
顯而易見,英國不愿在由法德主導的歐盟里繼續扮演著跑龍套的角色,而是希望平起平坐地與歐盟這個“鄰居與最好的朋友”打交道。先前,歐洲輿論一直在猜測英國多半會選擇“軟脫歐”,然而,特雷莎·梅的決定等于是英國在脫歐公投重擊歐盟后又補了一拳。如果說英國的損失到底有多大尚存爭論的話,歐盟的損失是立竿見影的。
一旦英國“硬脫歐”成功,它與歐盟就將變成類似加拿大與歐盟的關系。這對歐盟國家將構成一個重要的示范,其動搖軍心的作用不言而喻。歐洲今年將有三場重要選舉,如果勒龐領導的法國極右政黨“國民陣線”獲勝,歐盟的法德軸心就將面臨嚴重威脅。那將是歐盟新的災難。
眼下,歐盟顯然進入了自其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低谷,現在已經有人在談論歐盟“解體”的可能性,盡管多數人仍相信它至少在短時間內是低概率的。
不過,歐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顯然降低了,它的一些致命弱點正在悄然浮上水面。歐盟是“利益共同體”,大多數國家都是沖著“利益”加入的,而且它們每時每刻都在扒拉算盤,算計著賺了還是虧了。歐盟沒有一個權威來維系凝聚力,它的松散和一遇事情就“離心離德”是先天的。扒拉算盤的聲音在多數時間里是歐盟的“主旋律”。
金融危機把歐洲變成重災區,困難面前,矛盾最容易激化。大量中東難民的涌入成為點燃問題的導火索。當沒有權威管控各國不滿和自私的時候,法德軸心就需要為整個聯盟的損失充分埋單,但后者又很難做到。
總而言之,沒了英國的歐盟,實力少了一大塊。除了體量的縮小,還有精神上的內傷。歐盟迄今的推進方向是最終成為一個緊密的聯邦,今后它是否會重新朝著一個松散聯盟退化,會成為很長時間里的一個疑問。
(原標題:說再見堅決如鐵!英國宣布硬脫歐 這傷歐盟有多深)
下一頁 [延伸閱讀] 英國重擊歐盟后,梅首相又補了一拳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