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韓國爆發自200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游行。1500多個市民社會團體在首爾市中心舉行大規模集會,譴責“親信干政”事件,要求總統樸槿惠辭職并對此事負責。中新社記者 吳旭 攝
超越忍耐底限
究竟是什么讓韓國民眾如此憤怒?
“閨蜜門”事件超過了民眾的忍耐底限。“閨蜜干政讓民眾覺得不能忍受。民眾的心理是:我們選你做總統,你卻不認真行使自己的權力。這讓民眾有種深深的羞辱感。而樸槿惠的兩次道歉都沒有說到點子上。不管是不想說還是確實不了解情況,民眾都無法接受。而且,韓國民眾一向自豪于自己是溝通的民主,樸槿惠政府卻做了一些民眾認為專斷性的決定,這也讓民眾覺得不能原諒。”復旦大學韓國中心主任鄭繼永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對于民眾而言,這幾年韓國的內政外交都出現了一些問題,而‘閨蜜門’的曝光則突破了民眾的底限。競選時,樸槿惠說她自己是‘嫁給了國家’,如今,民眾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此外,抗議集會離不開在野黨的推動。樸槿惠的執政只剩下一年多的時間,在野黨希望趁此機會造勢,打擊新國家黨,目標是下一次總統選舉。”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政治系主任李群英教授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韓國低迷的經濟則是大背景。“最近,包括三星、現代等大企業都出現問題。財閥集團對韓國經濟的影響力眾所周知,這對韓國經濟的打擊可想而知。經濟增長率下降,出口下降,失業率大幅度上升,青年失業率甚至曾一度高達10.3%,大量青年失業。這也是民眾上街抗議的重要原因之一。”李群英說。
鄭繼永進一步指出:“韓國經濟目前發展不好,樸槿惠政府卻爆出大規模腐敗,民眾自然無法接受。”
在重要外交問題上,樸槿惠政府也讓民眾失望。“比如,部署‘薩德’造成與中國的關系出現波動,進而可能對韓國經濟造成致命傷害。但是,樸槿惠政府卻堅持部署‘薩德’。民眾認為政府獨斷。”鄭繼永說。
主辦方估算將有50萬到100萬人參加集會,其規模或創下韓國民眾游行示威歷史紀錄。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