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公開宣布效忠或同情“伊斯蘭國”的組織、個人的數量在阿富汗的一些省份出現增長的態勢。這部分成員主要集中在阿富汗東部的楠格哈爾省,和阿富汗塔利班武裝人員以及當地居民都有公開的沖突。
此外,“伊斯蘭國”在阿富汗實施恐怖行動的手段更加多樣。一是頻頻發動恐怖襲擊,營造恐怖氛圍。2016年1月13日,3名“伊斯蘭國”極端分子對賈拉拉巴德市的巴基斯坦領事館發起襲擊,在警衛處和建筑內引爆炸彈,導致6人死亡。2016年7月23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約80人死亡,231人受傷。這是該組織在喀布爾發動的首次襲擊,更是該國自塔利班叛亂以來最嚴重的惡性事件。
二是加強宣傳,營造輿論攻勢。2015年年底,“伊斯蘭國”在阿富汗東部楠格哈爾省建立了名為“哈里發之聲”的廣播電臺。據阿富汗議員稱,電臺播音在該省所有地區都聽得很清楚。電臺每天下午6點開始播音,呼吁當地居民加入“伊斯蘭國”,建立哈里發國家,進行反塔利班宣傳,呼吁忠實的穆斯林從沙特家族政權下解放圣城麥加和麥地那等。2016年2月1日,美軍發動空襲,成功摧毀“哈里發之聲”電臺。
“伊斯蘭國”很善于運用新媒體進行宣傳和招募。一方面,它通過血腥暴力和嚴苛懲罰的內容來嚇阻敵人并威懾異見分子,滿足了“伊斯蘭國”支持者和沙里亞法擁護者的心理預期;另一方面,它對社會蓬勃發展、經濟欣欣向榮、自然風光旖旎的宣傳,又滿足了人們對追求富足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想象。
2015年以來,“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發動了多輪媒體攻勢,高調展示自己的所謂“成就”,并向全世界的穆斯林發出“號召”,鼓動他們加入IS發動的“圣戰”。從當前的情況看,“伊斯蘭國”的媒體策略在阿富汗收獲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