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阿摩司·奧茲:
堅持用希伯來語創作
奧茲是又一位早就該得獎的作家。作為健在的最杰出以色列作家,他一直堅持用希伯來語創作。如果您曾關注過這些年博彩公司開出的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賠率榜,一定不會對阿摩司·奧茲這個名字陌生。這位被公認為“當下以色列文壇最富影響力的作家,也是最具國際影響的”希伯來語作家,每年都成為被預測獲諾獎的熱門人物。
阿摩司·奧茲,1939年生于耶路撒冷。奧茲的父母在1930年代受到猶太復國主義思想的巨大影響,從俄羅斯輾轉回到巴勒斯坦地區。奧茲的父親博學多才,通曉歐洲10多種語言,夢想能到大學當教授,但生逢亂世,一生壯志未酬。
母親有很強烈的文藝氣質,喜歡文學和音樂。敏感而細膩的母愛,使奧茲從小在一個充滿了文藝氣息的家庭里長大,閱讀到了大量經典文學作品,尤其是以色列經典作家的著作和19世紀俄羅斯作家如列夫·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
奧茲12歲那年,他那多愁善感的母親忽然自殺身亡,把奧茲推向寫作道路。他的自傳體小說代表作《愛與黑暗的故事》,正是取材父母。2016年,這部小說被好萊塢女星、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改編,自編自導成其電影處女作,備受矚目。
奧茲在中國相當受歡迎,他是在中國被譯介最多的以色列希伯來語作家。奧茲幾乎所有重要的小說都有中譯本。自1998年以來,奧茲的作品《何去何從》《我的米海爾》《沙海無瀾》《了解女人》《費瑪》等先后在中國出版。
奧茲特別深刻地挖掘人的內心,尤其是女性的內心世界。他還善于把人物的行動、語言、感受、許多極富象征意義的細節,與一個又一個獨特的場面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連綿不絕的生活和歷史畫卷。他把以色列人的現代生存境況,尤其是心靈的戲劇狀態呈現于眼前。讀者可從中找到瞭望其民族心理文化的一扇窗,目睹以色列猶太人的廣闊心靈世界和生存圖景。
2016年6月22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的中國首屆21大學生國際文學盛典上,奧茲榮膺2016年度“國際文學人物”。他在答謝演講時說:“我希望我的文學作品能夠為加強世界上兩種最為繁榮的文化傳統——中國文化傳統與猶太文化傳統之間進行深入對話做出貢獻。”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杰繪圖羅樂李瀟雪
[責任編輯:郭碧娟]